新闻中心
天游注册登录:参观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 “融”与“藏”的体现
秦皇岛1月15日电天游官网 问题:参观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注重绿色节能 “融”与“藏”的体现
作者 肖光明 李洋
随着年底的临近,计划于2023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角山麓和长城脚下建成开放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已进入施工冲刺阶段:博物馆外,施工人员正在建设周边水系统,平整广场地面;博物馆内,空调、通风、地暖等团队的施工人员齐心协力,忙碌但井然有序。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是中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它被定位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利用的现代综合博物馆。2021年12月6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开工建设,主体结构已于2022年8月1日完工。目前,管道安装、防水保温、内外装饰等工程正在进行中。
图为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已进入施工冲刺阶段。 肖光明 摄据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馆长张博威介绍,建成后的博物馆设有中国长城文化展厅、长城
据建设项目负责人李龙硕介绍,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名称)严格按照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即三星)设计建设,采用天窗照明、高中庭院、开放式下沉庭院等设计方法,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能源消耗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动态平衡。
在博物馆里,LED灯带取代了传统的照明设备。据李龙硕介绍,100米长的LED灯带的功耗远低于普通照明灯。为节约用水,施工单位还专门建设了循环水库,统一收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水和雨水,重复使用。
图为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建设现场。 肖光明 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融合”和“隐藏”也反映在博物馆建设中。据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副主任冯震介绍,为了使博物馆建筑低调进入长城建设体系和山海关文化环境,博物馆整体外观颜色采用角山和长城墙颜色相似的花岗岩,从视觉效果,实现与周边风景的统一协调,严格控制建筑高度。
冯振说:“低高度的建筑,在不破坏原有景观视觉的基础上,突出了角山的高耸和长城的伟大。
博物馆文物展品的征集也在紧张进行中。据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文物展览征集班主任郭颖介绍,长城文物2334件已初步选定,分布在8个展览单位,作为展览文物的基础和支撑。该班还与中国99家文物收藏单位联系和沟通。目前,宁夏博物馆等60多家行业同行的207件展品同意借鉴和授权仿制,531件文物展品提供电子展品材料。
图为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临时命名)建设现场。 肖光明 摄据郭颖介绍,长城守卫武器、长城建筑构件、物品已陆续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206件,大大丰富了收藏内容。这些社会捐赠展品将在博物馆的不同展区进行展览,经过专家鉴定和命名。
郭颖表示,在展览布局过程中,文物将以长城文物为主线,通过场景化、数字化、科技化的展览,可以参观、触摸和体验。其中,长城炮阵、铭文砖墙、丝绸之路文物将成为展览的亮点。(已完成时间)
【编辑:刘越】本文由天游账号注册登录【官网】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alhusain.net/news/107.html